农商网讯:关于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建议

时间:2023-05-10 13:12:53 点击: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要‘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南县地处湘鄂两省边陲,系洞庭湖新淤之地,是典型的湖区农业大县、产粮大县,素有“洞庭明珠”的美誉。面对粮食生产农资价格较快上涨、种粮比较收益下降的严峻挑战,南县不断创新种植模式,推进粮食精深加工,打造湘米品牌,从保险覆盖、种子供应、水利调度、技术支持等方面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下降。在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积极发展稻虾米、南县小龙虾、南县蔬菜、南县龟鉴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尚,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大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南县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做强特色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集聚市场要素、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创新农民主体地位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从而为全面乡村振兴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政策解读】 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建议

(一)围绕特色产业不断强链补链延链

以南县稻虾米和小龙虾为主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特色产业由增产向提质增效转换。聚焦实施“三品一标”(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行动,着力打造高质量稻虾产业集群。

1.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必须着力用现代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品种培育。建议由农业和畜牧水产部门牵头,加快高档优质水稻品种的示范筛选工作,借鉴五常大米经验,培育适合南县稻虾米的专有种苗,从源头提高稻虾米的价值。加强县域、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小龙虾良种繁育攻关,通过外地引进、自我繁育等措施,培育推广个大肉多、抗逆性强的优质小龙虾品种,解决小龙虾近亲繁殖问题,力争早日实现小龙虾错峰上市甚至冬季上市,延长小龙虾的交易时间。同时,多举措推广优良品种。以政府采购、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大力推广高产、抗倒、质优的水稻品种。同时,加大优质水稻品种补贴和机插秧农机补贴力度,协调加工企业优质优价收购稻虾米原粮,鼓励农户发展稻虾田高档优质水稻种植。二是加大先进稻虾种养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推广“育养分离”等小龙虾养殖方法,树立“养大虾、好赚钱”的养殖理念,推动龙虾市场向高端市场升级。建立专业技术培训机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有效办法,借鉴学习湖北等地成熟的稻虾种养技术,培养本土技术骨干。加强投入品经营主体、种养户培训,切实提高种养户的技术水平。加大典型引路推广力度。建议将稻虾技术推广纳入相关项目笼子,通过项目扶持,建立县乡村稻虾种养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实现科学种养技术、种养模式全覆盖推广。

2.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地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才能不断地占领制高点,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根本保障。一是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加大对克明、顺祥、金之香、溢香园、助农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发挥龙头企业销售主体和带动作用,增强企业对小龙虾和商品粮的消化能力。支持鼓励名优特新稻虾产品进商超、进电商、进展会。二是做好项目引进。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冷链加工、餐饮连锁企业和生物质提炼(甲壳素、虾青素、氨基酸)等初、深加工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本地企业少、消化能力弱,产出高峰季节谷贱伤农、虾贱伤农问题。三是完善主导产业环保设施。推广提质减量策略,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控制龙虾存栏量和投饵量。扶持有条件的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头建设尾水集中处理系统。通过奖补政策等,鼓励同一区域内的种养散户串联成片,集中进行尾水处理。

3.强化品牌建设管理。品牌是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推进农业高质高效的有效手段。一是争创名牌。积极申报各种“国字号”品牌荣誉,鼓励企业、协会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企业品牌。二是加强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完善“南洲稻虾米”公用品牌的准入制度,统一“南洲稻虾米”的质量标准,包括品种、生产技术、加工过程、稻米品质、包装规范等,良性生产、有序竞争,形成产业合力。对稻虾米和小龙虾试行等级区分,规范不同等次产品对应的销售价格。建立稻虾米溯源体系,实现对每一个农户稻虾米进行检测。三是加大稻虾米品牌宣传力度。利用好“南县稻虾米”获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进入中南海餐桌等荣誉,通过举办节会、展会促销等途径,综合利用主流媒体、公交车身及站牌、门店店面、短信提醒等宣传窗口,积极用好微信、抖音、自媒体等新型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南县稻虾米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4.完善销售平台。着力打造规范的县、乡两级小龙虾交易集散中心,争取将洞庭农博城建设成为湘北地区小龙虾交易集散的中心;鼓励金之香、溢香园等米业企业,扩张稻虾米专卖店或者专柜,把更多优质的南县稻虾米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充分利用现有的稻虾公共服务产业园,发挥好稻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洞庭虾网电商物流交易中心、“洞庭虾网”、南洲物流园等既有资源效益,利用好电商+直播等线上销售平台,搭建好稻虾产业线上交易平台。

5.加大产业融合力度。想办法提升稻虾米等优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把产业链延长,想办法把产业主体留在农村,使农民真正的受益。扶持餐饮业发展,提升小龙虾烹饪,稻虾米蒸煮技巧。通过奖补扶持等多种举措,重点扶持打造小龙虾主题餐厅,培育特色连锁餐饮店,打好南县小龙虾美食牌,增强第三产业集聚效应。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市场要素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地、钱”,如何激活这三个要素呢?核心是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造良好环境,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1.加大金融对特色产业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全面落实惠企暖企政策,在筑牢金融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加大力度支持特色产业企业发展。结合稻虾产业企业短期融资需求旺盛的特点,“量身定做”适合的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渡过收购关、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支持重点涉农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引进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提高涉农企业直接融资比例,降低涉农企业融资成本。

2.进一步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运用好省、市、县出台的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加速资金回流、产业回乡和人才回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激发农民人才活力,健全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以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能人才为切入点,将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关的专项技能培训纳入补贴范围,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参照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定向培养、服务乡村基层的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各项学杂费,增强涉农专业吸引力。

3.破解乡村振兴的用地难题。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只有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使“沉睡资产”焕发生机,才能使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一是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研究出台“空心房”和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处理办法,盘活村内闲置资产,将村内闲置学校、厂房等充分利用起来,解决项目建设用地不足的难题。二是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小地块归并,提高耕地质量;有序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恢复耕地功能;开展未利用地、其他农用地整治,增加耕地数量,落实补充耕地;实施零星建设用地复垦;改善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生态渠、生态坎、生态田园,提升耕地的农业现代化生产能力。三是依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细则,实现土地市场多主体供应。四是编制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增量与存量空间,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用地。每年安排不低于5%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五是出台设施农用地实施细则。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设施农用地管理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地制定南县设施农用地实施细则,便于乡村振兴市场主体科学地使用设施农用地。

【政策解读】 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建议

(三)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完善通达的基础设施,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升级乡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先导性条件,必须作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快“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按照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的要求,抓好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推进社会化养护,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将公路养护管理写入村规民约,与美丽乡村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结合,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群防群管的养护工作局面。同时,发挥好党员的作用,全面落实“路长制”,各级道路设立农村公路养护责任牌,明确具体养护责任人和养护责任,坚持路长定期巡查制度。二是健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管护和运行机制。建议各乡镇启动污水处理费伴水征收工作。将乡镇污水管网的大型维修交由市政公司实施,分年度按实结算,在城市维护配套费用中列支。三是大力推进5G网络进乡村。落实南县第五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大力推进 5G 建设,完成县域5G 网络全覆盖。四是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尽快解决南县城乡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形成防洪、饮水、用水、河湖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和监管服务体系。五是夯实能源保障网,深入推进“气化湖南”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进一步加强电源供给及智能电网建设。

2. 加大乡村教育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投入,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快乡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适龄对象就近入学;同时,在师资配备上,进一步增强农村中小学的吸引力,加大面向农村的高校师范类专业培养与招生计划。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年轻教师的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边远地区津补贴待遇等方面给予较大力度的特别倾斜,真正在县域范围内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真正加大城乡教师待遇的区别度,增强农村教师的待遇优厚感和获得感。出台政策打通路径,积极鼓励高校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毕业生真正投身到农村工作岗位,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才智。

3.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改革。完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本科毕业生全部纳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严格履约管理,及时落实就业岗位和薪酬待遇,探索实行“县管乡用”(县医院聘用管理、乡镇卫生院使用)的用人管理制度。加强对在岗基层卫生人员(含乡村医生)开展全科医学、中医学基本知识技能和适宜技术培训。

(四)继续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

按照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标准,立足南县稻虾米和小龙虾主导产业,以“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为基础,以“绿色、生态、循环、集约”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水稻和小龙虾绿色种养基地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精深化、生产过程绿色化清洁化、产业要素集聚化“四化”建设,着力打造稻虾产业“百亿工程、千亿品牌”,示范引领南方水网区农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和产业振兴。

1.推进园区产品提质增效。要把园区农产品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强化提质增效的工作导向。一是增强农产品品质意识。广泛宣传。利用县电视台、广播、微信、抖音、公示栏等实有平台,广泛宣传假药、假肥危害,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引导农民牢固树立产品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二是持之以恒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为农产品营造良好生长环境。三是建立园区农产品溯原系统。建立农产品生产、销售、运输、质量可追溯系统,强化农产品质量执法,配齐检测设备,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贴牌稻虾米和小龙虾。四是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引导园区对特色农产品开展“三品”认证和商标注册,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做好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识保护、区域公共品牌工作。以 “一园一特”为目标,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2.加快园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粮食物流园建设,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粮食行业由传统粗放式管理向集约、高效、智能、绿色转变,提升稻虾米流通管理现代化水平。扶持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壮大,鼓励企业联盟组建冷链运输力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新建或改建小龙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重点推动小龙虾主产区预冷库、重要物流节点冷链仓库基地建设,打造小龙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形成“生产+仓储+保鲜+销售”的模式。

3.完善园区稻虾产品电商交易体系。积极推广“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体”电商模式,搭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体”、淘宝“特色中国•湖南馆”南县分馆,打造南县网上农博会,开展南县农产品网上贸易。统筹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和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支持现有电商平台升级改造。支持湘域电商、农村淘宝、供销e家、村邮乐购、淘实惠等南县农村电商开展“农产品”上行工程,逐步改变工业品下行占主导的局面。积极发展稻虾米和小龙虾网上批发、大宗交易和产销对接等电子商务业务,推动建设区域性电商平台。加强电商人才专业化培训,培育电商运营人才、专业运营商、稳定的站点负责人,提升电子商务运营水平。

【政策解读】 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建议

(五)创新实现农民主体地位的乡村治理机制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承载者,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还是乡村振兴效果的衡量者。农民没有积极性,乡村就必然难以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通过创新机制实现农民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

1.健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引导机制。在实施乡村振兴项目过程中,积极推行以奖代补、以奖代投、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对其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对财政支持建设的、技术要求不高的小型乡村建设项目,可以简化招投标程序,直接安排项目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建设管护主体,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充分利用村规民约强化村民义务约束,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等方面明确具体规定与要求,在项目落地和实施中发挥群众的参与作用,破除“政府干、群众看”的现状。

2.创新乡村治理的运行机制。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优化村级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推动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将组织和工作延伸至村民小组,在村民小组设立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配合村委会开展村民自治和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改进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组织形式的运行机制,提高村民在这些组织形式中的话语权和决策的参与权。

3.创新村级信息公开机制。实现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至关重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村级信息公开实现机制,确保农民对村级收支、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实施、资金分配等村级重要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4.不断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逐步改变农民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提高其现代农业生产的技能和非农产业就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

5.厘清基层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责任边界。我国有五级政府,乡镇以下属于自治组织,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要理清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责任边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不是国家公职人员,其身份依然是农民,养家糊口主要是靠自己的劳动收入,自治范围以内的事情是职责,自治以外需要政府来购买服务。对于如何自治,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强化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引导农民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村规民约。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话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